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动态

媒体动态

匠心唐山——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组图)

发布时间: 2024-03-14 15:26:45     文章作者: 亚电竞官网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和近代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开滦煤矿,“工匠精神”在唐山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唐山华新纺织厂的韩桂花创造了“细纱挡车操作法”,唐山钢铁公司的王益元创造了“土铁脱硫炼钢法”“不烘炉炼钢法”,连续6次创造全氧侧吹转炉龄全国最高纪录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唐山人的“工匠精神”依然延续。

  连日来,记者正常采访了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张雪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郑久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滦集团钱家营分公司“崔志刚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唐山第一个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等创新技术的主要负责人,进一步探索了唐山人孜孜以求、不停地改进革新的“工匠精神”。

  记者见到张雪松时,他正在车间里与同事们调试机器人,这是他的工作室未来的攻关方向,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岗位的自动化程度。

  2007年,为了进行高铁本土化生产,厂内成立了工作室,张雪松说:“投身其中,感到特别光荣。”如今,他领衔的“张雪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已获10余项国家专利,每年完成操作创新100多项。去年,他们的“铝合金车体制造新模式”成为国家立项和攻关项目。

  张雪松是一名1992年技校毕业的普通钳工,却被称作“工人院士”,解决了连德国专家都束手无策的数控难题。在一次全厂技能比赛中,一个高精度小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手工操作,误差却只有几微米!张雪松的打孔技艺,就连钻了一辈子孔的老师傅都佩服不已。2008年,动车组数控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探头,意外被撞坏了,整个生产线停工,张雪松硬是凭经验摸索出了一套修复方案,以十分之一头发丝误差的控制能力,成功修复了这个精细的装置。

  2005年,中车唐山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制造高速动车。在生产扩能过程中,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出现了原司机室工装设备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搬迁。当初德国专家安装整整用了3个月,期间还严禁中方技术人员观摩。动车组司机室工装分拆搬迁再进行重新组合时,几十个测量点需要在30多个曲面中进行精确定位。张雪松从钳工常用的吊线上得到启发,尝试先用吊线进行一次粗定位,每个位置误差控制在一两毫米范围以内,搬迁完成后再用激光全站仪做二次精调定位这种方法不仅打破了德国公司的技术封锁,还逐步提升了工装精度。几个月后,一位德国专家在给中方的邮件中写道:“德国有句谚语智慧就是把繁杂变为简单。普通工人的创造力,让我看到了中国智慧和西方文明的共通之处。”

  今年,张雪松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成为高铁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张雪松还担任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唐山机车技师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师,将自己的实践与学校的理论课程相结合,让更多的青年成长为“大国工匠”。

  1989年,郑久强分配到原一钢轧厂转炉车间,怀着对钢铁冶炼技术的无限热爱,靠一炉炉地“死盯”练就了目测炉温、误差不超过5摄氏度的“火眼金睛”。2002年5月,郑久强代表公司参加首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最终摘取了“全国炼钢状元”的桂冠,被称为“华夏第一炼钢工”。他摸索出的“大渣量、低温度、全程化渣”冶炼法,在国内率先实现转炉一次成功冶炼气体保护焊丝钢,使吨钢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了近50元。

  如今,作为全国首批以个人名字命名工作室的带头人,郑久强面对记者的采访谦虚地说:个人的能力通过团队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介绍,他们的工作室除了围绕生产进行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之外,很重视人才教育培训,现在紧密层成员已达20人,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端技术人才10人,公司“炼钢比武”状元几乎全出自他的团队。去年,他还成立了“郑久强工作室联盟”,覆盖公司级以上30家工作室、100个创新工作站、200个创新小组,成员达2000多人。目前,工作室成员中已有4名省部级以上劳模,10多人次获得炼钢状元称号;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创新先进操作方法12项,申报职工岗位创新成果28项。今年47岁的他,想把自己的经验、技术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有时,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他常常几天几夜奋战在岗位上。他说:“现在更应该提倡和发扬工匠精神,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默默奉献、不停地改进革新,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才可以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

  他领衔研制的“转炉脱磷技术”,将原来国家标准0.020%的含磷量,平均下降到0.010%,最优化时曾达到0.004%0.005%,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他主持的“转炉双渣操作”工艺的优化,曾获得河北省职工创新优秀奖、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近几年来,为公司创效5000万元以上。

  在“崔志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个用目前国际上领先的3D打印技术打印的模型。性格沉稳的崔志刚兴奋地介绍:“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已经在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2016年3月,他们研制的“工作面液压支架快速起吊装车装置”获得国家专利,提升工作效率6至8倍。2014年获得国家专利的“大采高液压支架快速组装机”已发展到第四代,通过他与团队不断改造更新,已经在集团6个分公司、山西省的两个煤矿推广应用,提高效率3倍以上。2008年8月,经他改造后的型号为ZY9200/20/42B的新型液压支架,在公司1376工作面首次投产使用,收到了极好的作业效果,对顶板的承重力达到920吨,打破了集团公司最大工作阻力660吨的纪录,在实现作业安全系数成倍提高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因顶板破碎带来的采煤效率滞后;2009年,1376工作面突破了以往日产8000吨的纪录,实现了“日产万吨”这一目标。截至2016年底,他的团队已经获得21项国家专利,有两项正在审批。工作室成立以来,完成技术创新、改造近300项,创效2000多万元。

  年过半百的崔志刚,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39年。1990年,在液压支架修理工大比武中,他连夺矿、局、市三级青工比武大赛第一名。1992年,28岁的他被聘用为局级工人技师,成了当时局内最年轻的工人技师。1998年,他又通过了国家高级工人技师考核,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证书,同年被聘用为局级高级工人技师。为了让他的创新团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公司在2011年成立了工作室,目前成员11人。

  在唐山第一个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第一个开展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第一个开展可视化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第一个开展眼科前后节联合手术,第一个开展球内异物内路取出手术,第一个开展儿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冀东眼科医院院长李玉涛创造了很多唐山眼科第一。

  成为有“工匠精神”的人需要经过“修心、修技、修道”三个阶段。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李玉涛当年毅然带领一批志同道合者,创办了冀东眼科医院这家二级眼科专科医院,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民营医院生存不易,成长更不易。为了让冀东眼科医院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李玉涛从技术、管理上入手,不断谋创新、求突破,以期实现立足唐山、辐射冀东,凭借专业的精英团队、先进的医疗设施、精准的诊疗技术、舒适的环境,为眼疾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微创玻璃体手术越做越精,患者创口越来越小,不用住院,成为名副其实的“日间手术”,走在全国眼科前列;视光学在唐山几乎是空白,冀东眼科医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设立“青少年视力健康干预中心”,建立大数据库,努力把我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降至全国较低水平;长期聘请代表国内顶配水平的专家团队来院诊疗,让唐山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医疗服务

  “医院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单纯治疗是不够的,一定要改变固有的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观念。我将带领冀东眼科医院走预防、治疗、康复的创新之路,做老百姓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提供者,唐山眼病患者的最后一站。”李玉涛说。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